注册
注册
邮箱*
姓名*
密码*
登录
邮箱*
密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寻根问祖
幕山行
2008-12-13

幕山行

      虽是金秋时节,南昌的天气仍然很热。去高安的长途汽车离开市区后便风驰电掣在宽展的公路上。我这次去访问的幕山,位于江西省高安县华林乡境内。如同雁>关一样,对我们这些幸氏子孙说来,其地位同等重要。

公元前625年,第14世祖尚玑公从沧州来到幕山“劝农课桑”,从事农业、养殖业的开发和教育工作。因悦其山水,六年后正式迁居此地。经过1200多年的变迁,即公元697年时,第61世祖茂宏公离西蜀任南昌府丞,重又定居幕山。因大大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繁荣,被尊为高安一世祖。现今,他的子孙已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高安、南康和广东兴宁等地,也有侨居海外者。成千上万的后人对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时时表达出对幕山的怀念之情,期待着有机会去寻访祖先居住过的地方。

       汽车约行驶了70公里,傍晚时分抵达高安县城。我冒昧找到了宗亲国英先生的住处。虽是第一次见面,难得他热情接待,还连夜去安排第二天的汽车。

      次日刚天亮,国英先生和我便上路了。沿途是无际的农田,几乎很少工厂,是地道的“农业王国”。他告诉我,过去幸氏集中住在华林乡的洪城、调露、富楼和井塘一带,以“洪城”统称之。1958年兴修“上游水库”时,全被淹没。村民外迁,散居在周围数十里地,也有搬迁至邻县亲戚处定居的。当时,人们对“创业艰难”认识不足耙晕辉H兆蛹唇戳伲跃偌野崆ㄊ保谷还瞬簧隙嗄昃奂鹄吹募也4謇锏募缚盟洞笳潦饕脖簧崞鹗Р抑亍Ⅻo:p>

      汽车经过“杨墟”转而北行,去到丁坊小学校长幸友恒家里。这里只有十多户人家,生活很简朴。用过早餐后,由国英、友恒及另一位老师陪同,一同前往华林乡政府所在地。在华林中学里,认识了幸坝根老师。一百多年前修编的族谱就保存在他父亲家中。高安共修谱八次,第一次是宋代淳熙已酉岁1189年,第八次是光绪二十五年(已亥岁),即公元1899年。这些珍贵史料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是他家的一大功劳。

      坝根老师的家在半岭村,在一座很高的山上。著名的“华林寨”离这儿不太远。汽车爬上去非常不易,最后不得不步行一段。站在家门口往下看去,那半山腰和峡谷里金黄灿灿的水稻梯田(见照片),独有一番景色,与喧闹的城市相比,可算是世外桃源了。

      坝根老师抱进来一只旧箩筐,里面装的是一大堆族谱。我又惊又喜,这可是瑰宝呀!经历了百年岁月,封面和边缘破旧了,局部有蛆虫洞,但里面字迹清晰,内容相当详实。那些序言、历史事件、名人传、墓铭志、世袭人名记录,很是精彩。我如饥似渴地摘录了一些。我在盘算,无论如何,要设法重印这份资料,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嗣大等几位老宗台在座,我提了许多问题,他们详尽解答。同时我也介绍了南康和兴宁的有关情况,展示了雁门关的照片,并希望他们有机会前去做客,他们显得很高兴。坝根老师的母亲忙于杀鸡做菜,可惜我们竟没有时间用餐,令她感到失望。他们依依送行,临上车时,点燃了鞭<。噼噼啪啪的声音在这群山之中回荡,我默默地望着这些朴素无华的人们,眼睛湿润了。车里面,很长的时间都不说话,大家都沉浸在历史之中。

      接着我们去洪城村遗址参观。车子停在公路旁,二位老师领我步行十多分钟后来到水库边。水库很大,水质格外清,周围青山环绕,郁郁葱葱。每座山都千姿百态,半隐半现在烟波之中。至于哪座是幕山,他们也说不清,只知道它是洪城一带的象征。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就很难理解如何有那么多人亲诺鼐炝嫡庖黄角Ⅻo:p>

      在几百米外,有一小片陆地露出水面,这是当年洪城村的一处高地(见照片)。再往前,是一块广阔平地。部分村民陆续返回到这里再建家园,这就是今天的洪城新村。村背后是连绵的山,前面是茫茫的水,与外界联系时唯有乘船。一位青年来迎接我们。小船在水上悠悠飘动,行驶在当年洪城的上空。不一会,我们从一棵干枯的树旁轻轻檫过。他们说,这是当年村后山坡的树,现在纵然枯萎了,也让它留着,作为永獾募湍睢Ⅻo:p>

      村庄里大都是青砖瓦房,屋顶保留着民族特色。屋前有一大片菜园和晒谷场。那些空旷处,长满了爬地草,绿茵茵的,很美。农民以耕种和植树维持生活,看来都不富裕。由于交通不便利,文化教育也不发达。

       我们去观看了著名的龙王井遗址。井已不复存在,传说中的碑也未找到,只留下一个坑沉睡在那里。相传第68世祖潭公求雨活生,敕封显济龙王之职,后人誉此井曰“龙王井”,1958年前尚是完好的。

      没能看到更多的遗迹。茂宏公的墓地在樟树市附近的清江,离这有百余华里。他的曾孙南容公是当时著名文人,与大文学家柳宗元交谊甚厚。南容公曾封渤海郡,归来时,柳宗元作序送别。后来的墓铭志也是宗元先生所作。这两篇著作都记录在族谱上。R容公的墓地本在洪城,公元819年被迁至靖安县长磉溪,离此地相当远。

       村里人一定要留我吃饭,实是盛情难却。R饮一泉水,共享洪城稻米香,也很有意义。

小船缓缓离开洪城村,重又在碧波万顷的水面向对岸驶去。巍峨群山静立不动,如同慈母忠实地守卫着儿女一般。不知她是否理解到,此刻,来自远方的后代正在她身边,在向她祝福呢!

      南康县幸屋村是我的老家,是登嶷公在南宋末迁往那里定居的。现在那里的亲人在等待着我回去团聚,所以匆匆结束了幕山之行。我真诚地感谢这许多宗亲和朋友为我作了精心安排,使我顺利完成了这次难忘的旅行。我将把这一切告诉亲朋好友,告诉许许多多在外地工作的亲人们,让大家都来共享喜悦。


113代孙 幸垂炘 撰稿

19929

后记: 时光流逝,10多年过去了。文中提到的国英、嗣大两位兄长已与世长辞,实为惋惜。谨借幸氏网站建立的机会,登载这篇文稿,纪念所有为洪城作出过奉献的人们。

2006102 于武汉

Copyright © 幸氏家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