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世修简介
幸世修,1915年12月27日出生于江西南康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给地主放牛,后学裁缝。幸世修一生最辉煌的战斗历程是在长征时期。他和战友们的青春、信仰、理想、战斗,留在了这条长长的路上,他们用鲜血浇灌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一)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任通讯员。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冬在红四军十三师三十七团任班长、排长。
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6月,任红1军团2师5团青年干事。
1934年3月,进入红军大学学习。
1934年6月起,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青年科科长。
1934年10月,任红9军团3师8团政委。
1935年9月,随左路军南下川康边区。
1936年1月起,任红四方面军红32军(松岗改编后红9军团改编)94师政委、红32军政治部主任。
1936年10月,幸世修长征到达甘肃胜利会师。
1937年1月,幸世修进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
(二)
抗日战争开始后,幸世修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巡视团主任、于部科科长、120师开辟五寨根据地武装工作团负责人、五寨县临时县委委员、五寨县武装部长、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政委、120师独立1旅副政委、代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1旅参谋长。
1943年1月到1944年11月,幸世修在中央党校一部学习。
(三)
解放战争开始后,幸世修任冀热辽军区独立1旅副旅长。
1946年5月,幸世修在赤峰的古山战斗中负重伤。
1946年7月,冀热辽独立1旅改称16旅,幸世修任副旅长(因伤未到职)。
1949年,幸世修任第四野战军铁道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四)
新中国成立后,幸世修历任军委训练部行政处副处长、赴朝慰问团成员、第一军医大学物资保障部部长、队列处处长、校务部副部长。
1978年,幸世修升为正军职。
战争年代里,幸世修身负十二次重伤,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
幸世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12月2日,幸世修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76岁。葬于西安革命公墓。
八路军120师转战五寨一带
幸世修,在15岁加入红四方面军,并担任了一名通讯员,经过战斗的洗礼,他从班长升为了排长、干事、科长、团政委等职。到1936年,他担任了师政委,后来又升为了军政治部主任,显然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
抗战爆发后,他被调往120师担任了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冀中军区支队政委,120师独立旅副政委、旅参谋长等职。
1937年,八路军120师358旅进抵五寨城,师部设在娘娘庙(现五寨师范校址),并派出“武装工作团”,开辟革命根据地,五寨县武装工作团的负责人是冼恒汉、幸世修。不久,日寇强占五寨城,36团转移到五寨县黄土坡、峰子头、梁家坪与岢岚水泉、新民、黑峪一带。
一、两次打退日伪进占五寨县城
1938年2月,日伪军的26师团,109师团及伪蒙军一部计万余人,由平绥,同蒲路和太(原)汾(阳)公路沿线之据点出动分五路进攻晋西北地区,妄图迫使120师西渡黄河。雁北日军第26师团之黑田旅团共8000余人分两路进击,其中一路为千田联队,由朔县出发,28日侵占宁武、神池,接着又侵占保德、五寨、岢岚。
贺龙、关向应在晋西北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120师采取避其锋芒,待敌分兵后各个击破的方针,英勇抗击日军的进犯。1938年3月6日,毛泽东电示120师,应集中主力打击日军一路,以打破日军的进攻计划,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3月12日,715团击退日军400余人向五寨城南河湾村的反扑,主力则转至五寨县城东北和西北方向,以游击战切割五寨至三岔、义井、神池、朔县的交通线,以期逼退并在运动中消灭五寨之敌。
3月16日,120师主力分别按新的部署开始行动。359旅717团活动于五(寨)三()公路以西,于18日击退沿公路开往五寨的200余日军,切断五(寨)三(岔)公路;718团配合地方游击队积极袭扰五寨日军。
3月20日、21日,侵占五寨、保德、河曲、偏关之敌被迫向东撤退。驻保德与三岔堡的日军向神池方向撤退,被359旅截击。3月2日夜,又被在义井以东凤凰山设伏的358旅拦腰猛打,日军被歼300余人,余敌逃往神池。23日,该部日军连同神池守敌逃往朔县。
二、创建地方党组织与抗日政府八路军
120师开赴晋西北地区后,在发动群众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进犯的同时,大力开展当地党的组织建设工作。1937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派到晋西北担任临时省委书记的赵林抵达岢岚,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在岚成立。120师派罗贵波参加临时省委。
临时省委对外是120师民运部,罗贵波以民运部长身份进行党的工作。上级党组织先期派到晋西北进行建党工作的工委书记马林(赵秉彝,保德人),也成为临时省委领导成员,1938年1月,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改称中共晋西北省委、书记郑林,副书记罗贵波。1938年后半年,又改成中共晋西北区委。
在八路军120师的指导下,1937年9月,成立中共五寨临时县委,1938年1月,中共五寨县委秘密成立,县委书记就是120师36团派来的冼恒汉。1939年12月,在党的领导下,120师协同广大军民把阎锡山的骑一军、三十五军等赶出了晋西北、取得反顽斗争的胜利,晋西北地区成为完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五寨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第一任县长张祥林(工卫旅2营教导员)
三、组建人民自卫队、学兵团
1937年10月,由120师驻五寨指挥部派邱前章等人到乡下组织人民自卫队,到10月底,城关一区和三岔各组织一个大队,每个大队一个营的建制,共1000多人。人民自卫队由县动委会人民武装部统一指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到11月底,以五寨县自卫队为骨干,吸收朔县、神池、岢岚、河曲、偏关、保德县的自卫队,正式组建了八路军120师学兵团,下设三个营,一个教导大队,共2000多人。由120师358旅派出的40多名指战员担任军事干部,训练地址在五寨前所、右所一带。团长幸世修兼政委,第一营营长武保,指导员邱前章;第二营营长蒋耀德指导员吴达明;第三营营长邓光兵,指导员杨毅成。
学兵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分别编入358旅和120师警卫团,有少数人留在地方工作。学兵团的这些领导干部意志坚定,革命事业心强。一营营长武保因其父泄露我方两个侦查员的活动情况,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在群众斗争会上,武保义愤填膺,自己一刀把父亲的头砍了下来,群众无不为之感动。学兵团成立后,主要以军事训练为主,其次,也学习政治、文化以及红军的光荣传统,在训练期间还担负着保卫西八县,保护岢岚中心地委的任务。
四、粉碎日伪“大扫荡”
1940年夏冬,日伪发动了两次大扫荡。当时120师36团驻在五寨。四月间,日军从太原调来大批军队,进犯岢岚。敌人占据岢岚后,36团把岢岚东面大巨会、闫家坪、三井一带作为游击区,五寨、三岔一带作为经常活动地区,暂一师驻在黄土坡。敌人占领岢岚后,由358旅旅长彭绍辉组织指挥围攻了一次岢岚城,但由于岢岚城墙坚固、围了七、八天也未攻下。于是将36团、37团撤到五寨南山,担负起了整个管涔山一线的对敌斗争任务。
1940年12月到1941年1月,日寇又发动第二次大“扫荡”。敌集结了神池、五寨、岢岚、朔县等地的部队共五千人,分三路呈扇形展开,采取反复推进,轮番扫荡的办法,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所过之处、狼烟四起,瓦砾遍地。
敌人进军的路线是,从五寨出来的一股,沿下关,汶子坪和岢岚石佛河、霸王山向西进发;从岢岚出来的一路,经水峪关向保德方向推进;从三岔出来的一股沿固城、沙泉直逼河曲。120师36团、37团担负阻击任务。
因为敌人兵力集中,我方兵力较弱,不宜正面作战,因此,只打了一些小规模的伏击战和袭击战;如在霸王山、水峪关、芦子河、桥头等地就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36团完成在岢岚、五寨堵截、骚扰敌人的任务后,立即回到五寨,在李家坪、小河头、塘涧一带截敌运输,破坏敌交通和电话线。在神池到五寨公路上,曾袭击了一次日本鬼子的运输队,缴获了二、三十驮布匹及其他物资。敌人后方空虚,增援十分困难,过了不长时间,便从河曲、保德撤回五寨。
五、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0年以后,由于日伪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到处搜刮劫掠民财民物,加上实行经济封锁。使得根据地财政紧缺、粮食匮乏,群众吃糠秕、野菜树皮。36团的生活也遇到了困难。当时部队吃的煮黑豆、煮豌豆和小米糠,有时还把枣核磨成炒面吃。没有菜,炊事班的同志们就到野地里挑苦菜,剥树皮吃。战士们吃不上油,肉很少吃到,很多战士得了夜盲症,一到晚上两眼发黑,行军一个拉着一个前进。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毛泽东、党中央提出新的战略方针:一要挤敌人;二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吃饭穿衣问题。
1942年,36团除了抽调一部兵力对付敌人外,大部分兵力投入了大生产运动。36团把部队开到岢岚山里去,在中寨、下寨一带开荒种地。战士们情绪很高,干劲很大,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邓朝贵当时被评为开荒模范,一天要开二、三亩荒地,曾出席过晋绥边区劳模大会。战士赵继录一天开过七亩零八分地,创造了晋绥边区的最高记录,被战士们誉为“气死牛”,也被评为晋绥边区劳动模范。
1942年这一年,36团干部战士总共开荒,2500多亩,种了山药、莜麦、葫麻、谷子,还养了猪羊。秋天打了二百多石粮食,解决了部队三个月的吃粮,还解决了食油、食肉难题。食油每人由一钱增到二钱、三钱;猪、羊肉一个月可以吃到两、三顿。
1943—1944年,36团开荒达到5000多亩、产粮达到人均300斤,基本上解决了官兵的粮食问题,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六、开展敌后工作
在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时候还建立了伪政权,为根据地缩小、物资缺短,敌人碉堡森严、据点林立、还建立了伪政权,为了适应抗日斗争的新形势,党中央提示了“挤敌人”的战略方法。挤敌人的方针就是到敌人后方做工作;在敌人眼皮底下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共同对敌;在敌人内部做瓦解工作。
在敌人的据点周围发动群众,围困和孤立敌人,拉通汉奸伪军家属、亲戚的关系做敌伪的工作,分化瓦解敌人,搜集敌人的情报。动员千千万万的群众参加抗战,组织民兵在敌碉堡周围大摆地雷阵,割电线、搞坚壁清野,敌人出来扫荡,十里八里找不到水喝,找不到饭吃,找不到粮草,也找不到向导。动摇了军心,懈怠了斗志,只得乖乖地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
五寨都咀炮台的伪人员,在36团武工队的内线工作和外力压迫下,全部起义。1945年,由于武工队内线工作做得好,在内外配合下,一夜之间就拔除都咀、石咀头、贺职三个敌据点。宁武榆树坪据点也经过内线工作一个中队全部起义。王展、邓朝贵兵民配合,内线与外线配合,智取虎北据点。他们一枪未响,夺下敌碉堡,生俘伪军一个中队。
七、接送过往干部
1943年2-3月间,36团曾从宁武东寨,经五寨南山区经岢岚,再到延安,接送我党干部400多人。这些同志是从河北过来的,经晋绥转往延安去。那时,日寇在冀中平原实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我军民干部的处境十分险恶,不少人惨遭杀害。为了减少牺牲,保存实力,在冀中除一部分干部坚持工作外,大批要转往延安去。这些干部大部分是抗大附中和抗大七分校的学生,也有少数负责干部。如解放后任总参顾问的孙毅。
由于敌人封锁,再加这些同志大多是青年学生,缺乏战斗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接送他们困难很多。他们从河北阜平出发,由晋察冀分区的部队护送,经代县、崞县(现原平)的山区到宁武,再由36团从宁武接上,经五寨的荷叶坪转往岢岚。
八、破袭日伪,解放五寨
1943年4、5月间,严尚林政委带领36团一个营,乘夜黑之际,奇袭了五寨东关和西关敌碉堡,俘虏数名伪军,缴获十几支枪,打死伪军二来存,吓得城里的日伪军胆颤心惊,不《解放五寨城记》第七行(…三十六团围困五敢出城迎战。守敌○兵疲众叛亲离,只到1944年,敌人已是日暮途穷,气息奄奄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乘了。冬季36团相继拔掉峰子头、梁家坪两据点。
五寨城逐得解放,梁家坪据点是36团二连指导员李二寿指挥的,我们仅两、三人受伤,而俘敌20多人。1945年月,捣毁小河头据点,4月初一夜之间,都咀、石咀头据点的日伪军同时起义。当三岔敌人听到我军收复贺职碉堡的消息后,惶惶不可终日,再加小河头据点已被摧毁。切断了三岔与五寨的联系,三岔成为孤堡一座,不久便自动撤退了。4月15日,五寨城之敌,也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灰溜溜的撤走了。36团迅速插到神池义井一带,王展的南山武工队与36团同心协力围攻李家坪和义井之敌。在内线与外力打击下,李家坪炮台的敌人起义投降,至此,五寨全境解放。
五寨解放后,36团又在洪福寺、横山打了两个大仗,接着解放了义井、神池。后来神五支队改编为359旅5团,便南下奔向新的战场。36团在五寨、神池、岢岚生活、战斗了整整8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军民一家亲这些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他与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幸世修网上纪念馆网址:http://xinshixiu.netor.net/default.asp
百度幸世修简介:
https://baike.so.com/doc/3905834-4099439.html
烽火网幸世修简介:
http://www.wphoto.net/qianbei/show/29731/
360个人图书馆幸世修简介:
http://www.360doc.cn/article/8527076_694445335.html
八路军120师转战五寨一带(今日头条原文):
http://www.jinsuiw.com/index.php?c_id=63&id=1496&lanmu=18&p=news_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