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氏探讨】长沙幸氏源流考
长沙幸氏不是本地人,因为没有家谱,所以不能确切地知道究竟从何处迁来。但据推算长沙幸氏是清嘉庆末年南方某省迁来长沙定居的,先祖迁来长沙第一站落脚是在长沙望城的枫树铺,(望城白箬铺乡枫树村,现属o沙市岳麓区雷锋镇),第二代其慰公、耀後公、彩庭公三兄弟迁居长沙望城的莲花桥,(现属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第三代其慰公儿子寅臣公又迁往学士赤江桥楠竹坡立基,(现属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到了第四代明喜公再迁学士赤江桥塘角上立基,抗战后,明喜公大儿子云生公举o迁往含浦山林子塘(现属长沙市岳麓区含浦街道)落户。如果以莲花桥为中心,枫树铺、学士赤江桥、含浦林子-大约就在十公里范围内。目前长沙幸氏的人数约九十余人,这还得包括从上述几个地方迁出去在长沙、北京、贵阳、成都、西安、天津、山东东营、加拿大等地定居的宗亲。
图:幸氏兄弟与长沙厚字辈幸福林合影
从莲花桥堂伯幸福泉的家里至今还保存了先祖的灵位牌:幸氏雁门堂之灵位 祖考、妣神主来看,长沙幸氏为偃公后裔这点可以确定。长沙幸氏有清晰的字辈:正大光明、忠厚和平、乾元开泰、世代昌隆。从一世祖幸玉书(字:正湘)正字辈开始至今长沙幸氏已繁衍至乾字辈,共有九代人了。从我已过世的父亲和堂伯收集的资料显示,正湘公(葬于望城枫树铺)为14世祖,乾字辈为22世。从我的曾祖父幸明喜(生于1873年1月16日、殁于1962年10月18日)的灵位牌子上有记录:幸明喜为17世,那么往上推算正湘公为14世是有依据的。但为什么正湘公不称一世祖?而称14世祖?这只有一种解释:正湘公14世是按老家的世辈来排列的。
图:莲花桥幸福泉一家人
长沙幸氏具体从何处迁移而来?都只是听老辈人说,口耳相传,有如下几个版本:我们的先祖最早是从广东梅县二个兄弟挖药过来的,后来弟弟在长沙娶妻生子,就在长沙定居下来;小时候我的娭毑常跟我讲:先祖是二个兄弟从广东韶关、江西那边挖药过来的i这次写家谱我走访家人,听莲花桥的堂伯幸福泉老人讲:我们是从南澳岛来的。还有,听我的一个堂妹说:小时候常听她娭毑讲:我们的老家在广东的罗砣山(长沙话音);再就是解放前我们家的农具等物品都要写上:“幸蓉泰堂”的标记。
图:长沙幸氏在雁门关
长沙幸氏是长期漂泊在外并与老家失去了联系的一支幸氏。他究竟是从何t迁来?已成为难解之迷,为了解开这个迷底,也为了了却父辈们编撰《长沙幸氏家谱》的遗愿,从父亲去世的2009年10月起,我开始了寻根之旅。我先从长沙幸氏的字辈查相关线索。我查阅了幸氏通讯三期,那上面收录的各地幸氏字辈有近30多种,但没有一种和我们一样的,只有个别一二个字相符。我分析这16个字的字辈可能是长沙幸氏迁长沙后另取炉灶自己排列的,所以别处没有发现与之共用的。关于长沙幸氏字辈,修水幸平先宗亲曾帮我分析:应该是清道光年间正湘公那一辈参与了老家的修谱,要查i字辈以前的字辈,或者是查正字辈的其他支系,才能找到线索。为此,我这几年先后去了江西的南康幸屋村查看族谱,到了吉安幸一宇家看了高安世系的谱,也认真研读了梅州的《幸氏古今》,并且通过网络和广东梅州的幸志伟、幸永坚、修水的幸肖来、广东罗定的幸东兴等宗亲经常探讨i都无法查到长沙幸氏与某处幸氏的直接证据。
虽然没有找到证据来证明长沙幸氏与某地幸氏的直接关系,但我当时仍然依据所掌握的相关资料作了一些推测:长沙幸氏可能是广i郎酆公后裔。我的理由是:其一,广东梅州的幸氏绝大多数都是郎酆公的后裔,而长沙幸氏来自梅州;其二:我发现广东梅州兴宁等地的郎酆公后裔世辈繁衍节奏与长沙幸氏基本相当;其三,《幸氏古今》中郎酆公后裔外迁有多支世系失考,且其中都包含了十四世。我推测长沙幸氏也许就i这里面外迁而失考的某一支。
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来确认长沙幸氏与某地幸氏的联系,尽管这几年我已经按家谱编辑的要求,把长沙幸氏从第一世到第九世的每个幸氏家人都作t登记,但因为长沙幸氏第一世正湘公再往上追溯就断了,所以编撰《长沙幸氏家谱》的工作迟迟不能定稿付梓。也许真的是苍天有眼,转机来自于今年七月底我参加山西雁门关偃公堂落成五周年庆典活动与修水宗亲幸平先前辈碰面,他提供了去年在江西奉新会埠幸庭宽家发现的老谱资料,t我看到谱中所述:十二世祖 鳯峙,定公之子,字蓉泰,娶刘氏妙真,生子二:钦二郞、钦五郞,父子行医采药迁往南澳。十六世祖 清<,福宁之子,娶范氏,生子一安南,泉公返迁梅州兴宁故居后行医经韶关至临江府。眼睛一亮,长沙幸氏之前口耳相传的一些看拟不相干的信息在这里都一一对应上了,仅仅只有“罗砣山”一说似乎没有对上,但梅州兴宁有一地名叫罗浮山,我想是不是因为客家话和长沙话的差异加之年代<远而导致的口误呢?“幸蓉泰堂”也许就是鳯峙公等几代幸氏祖先行医诊所的堂号。可以确定,这就是我苦苦寻找的长沙幸氏与某处幸氏的直接证据,鳯峙公(蓉泰)应该就是长沙幸氏的始祖!此时此刻仅用激动二个字已经无法来形容我的心情。
回长沙后,平先前辈给我寄来了一套《奉新会埠幸氏宗谱》,仔细研读后,这支幸氏一条清晰的播迁脉络展示在我的面前,长沙幸氏从何处迁来的难解之迷也随之解开:奉新会埠这支幸氏为之武公后裔,元龙公曾孙――幸真禧,公幼時智聪好学,读书勤奋,有志竟成,于宋:佑丁巳年(1257年)中进士,授苏州正堂,政简刑清,宋末朝代更替,真禧公从苏州隐徙迁居嘉应州兴宁县大桥围,禾倉背(經查是現在的梅州兴宁市刁坊鎮大桥围金銀村)。真禧公第二十四代孙,拔綱、拔常、拔倫、拔德兄弟四人,于乾隆年六十年,离开梅州,返迁新吴(今奉新)越王山下青树围。至今有二百二十年。已繁衍到星字辈真禧公第三十二代。鳯峙公确实是从广东梅州兴宁外迁而失考的一支幸氏,但他却不是郎酆公后裔,而是属于居住梅州兴宁的另一支幸氏:元龙公曾孙戊暮笠帷Ⅻ/SPAN>(真禧公迁粤时间是南宋末年,早于元末明初迁粤的郎酆公)。
图:长沙和字辈合影于林子塘
我按真禧公世系字辈:真和德伯梁,添家芳财乾,傅鳯钦交福,清安绍衍允,荣夢體拔正,原有義光庭,文星高鸿耀,国秀兆享貞。以鳯峙公(蓉泰)为一世祖,从鳯字辈往后数,十四世正好是正字辈,从正字辈以后共有16个字辈,而长沙幸氏字辈正好从正字辈开始也是16个字:正大光明、忠厚和平、乾元开泰、世代昌隆。这就应证了我之前的分析:16个字的长沙字辈只取了奉新会埠字辈中的正字,以后长沙幸氏字辈就是迁入长沙后另取炉灶自己重新排列的。长沙幸氏目前已繁衍到高字辈(长沙称乾字辈)真禧公第三十三代。
长沙幸氏之前口耳相传的一些看似不相干零星信息,通过《奉新会埠幸氏宗谱》,串起了一条清晰的播迁脉络:第十二世蓉泰公父子三人行医采药,大约于明中期正德末年或嘉靖元年(1520年左右)从兴宁迁徙至广东南澳岛,第十六世祖清泉公大约于明末万历年间(1610年左右)返迁兴宁故居后行医经韶关至临江府(今江西樟树市临江区),其子十七世安南娶*氏,生子绍江,遂父行医居临江府。我真的要感谢我的先祖,在没有家谱传承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幸蓉泰堂、记住了老家梅州、记住了先祖是以采药为生的、也记住了曾经迁徙中那些地名:南澳岛、韶关、江西(临江府)。遗憾的是,绍江以后(据推算大约在1650年左右,清康熙年间),谱中就没有了记录,至此,这支幸氏就与老家失去联系,成了漂泊在外的一只孤雁。从衍、允、荣、夢、體五代《奉新会埠幸氏宗谱》完全没有了记录,这五代人是不是一直居临江府?还是又迁到了什么地方?再由正湘公迁长沙?不得而知。这一支幸氏从r泰公儿子钦二郎钦五郎到清泉公共四代都是一根独苗单传,直到正湘公定居长沙后才生育了三个儿子,开始了在长沙的繁衍生息。所以在南澳岛、韶关、江西等蓉泰公及后代生活过的地方,均没有留下幸氏后人的痕迹。据修水平先前辈说,他收集各地家谱资料十余年,均没有发现元龙公后r的相关资料,这次算是填补了这一空白。长沙幸氏和奉新会埠幸氏都是元龙公的后代,只可惜人数太少,二地加一起不超过110人。幸元龙南宋高安人,庆元年间中进士,他学识渊博,当过郢州通判,t的《论国是疏》等四篇文章收入清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最早的高安县志也是由元龙公主修,高安幸氏宗谱(二修)主修,在幸氏的历史上元龙公是一位丰碑级的人物,作为他的后裔我深感自豪。
我原以为长沙幸氏可能是从正湘公那一代从梅州一路北上就迁到长沙,但实际上长沙幸氏的迁徙之路几经坎坷,从明朝中期(1520年左右)到清嘉庆末年(1810年左右)经历了鳯峙公、清泉公、绍江公直至正湘公,他们凭借懂医的技能,行医采药从老家梅州兴宁迁南澳、返迁兴宁再经韶关至临江府,最后定居长沙望城,共经历了近三百年的辗转,加上正湘公迁长沙至今的200年,已有整整五百年的历史了。长沙幸氏从清康熙年间绍江公起至今三百六十余年与老家失去联系,成为漂泊在外的一只孤雁,今天这只孤雁终于找到了故居,正式回归中华幸氏大家庭,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吗?目前,长沙幸氏已把最后的迁徙地:他;长沙当成了家乡,而遥远的故乡梅州,已经成为了长沙幸氏记忆中永远的郡望。
真禧公三十一世孙
平平淡淡
2015年10月30日于长沙